云南大學附屬中學(我來云大附中西林分校當老師)
2022-07-22 23:32:31來源:滄州網

來云大附中西林分??煲粋€學期了,時間過得真快啊,這種快,和不知不覺感受到的快是不一樣的,這種快,是一種真真切切地快,是一種和自己生命個體密切相關的快。
過往
時間往前推七年,我剛大學畢業,對外漢語的專業讓我找到一家很小的漢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工作,在那里的兩年,我感觸最深的是文化碰撞,當然,這都是基于教學的感受,懵懵懂懂敲開教學的大門,完全是一個門外漢,不停在摔跤、不停又站起來,那段時間,比初高中大學來得更有意義。
兩年后的一天,我偶然考入一所中學,這一待,就是五年。
五年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只是在這段時間內,我依然迷茫于教師這一行業的真正意義,這個問題如今看來確實不能空想,卻要真切實踐才能明了的。
如今
而這兒,云大附中西林分校,不得不說是讓我找回自我的一片神奇沃土。
集體的溫暖
我們是無數個社會群體中的一個小集體,對于一個本身不太自信的我來說,之前所在的大集體并沒有給我帶來更多自信。西林的老師們,卻像一支紅軍的隊伍,整齊劃一、錚錚鐵骨,對,就像絨花,輕柔卻堅定;像白楊樹,沒有旁逸斜出的枝干,有的只是望朝一個方向的姿態;像開在春風里的木棉,即使弱小卻充滿對未來無限的渴望!在這樣的集體里,我深切感受到像家人一般的關懷,領導密切關注教師個體的發展,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,家校聯系做到求真務實,真抓實干,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,我們怎能不為之努力和奮斗?
整體的進步
人生總是在不斷進步。西林分校的和諧氛圍,讓每一位教師為學生而進步、為自己而進步。我的學生們,都是來自各小學的優秀代表,他們懷著感激和希望來到這里,一股充滿朝氣的熱浪感染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領導常說,我們一定要時刻謹記,每一個孩子背后都是一個家庭,一個家庭的希望都依附在我們的肩上,所以怎能不重視而馬虎應對呢?從進校的第一天起,我便意識到責任的重大,也因此力爭做到充分備課,上好每一節課,讓學生感受老師的用心,以此達到整體進步。
美好的未來
西林給了每個人未來。
那種未來,應該是彩色的、有味的、充滿期待的;
那種未來,應該是靠我們的努力打造的、是有價值的、有趣味的;
那種未來,是指日可待的。
由此,這便是我認為的生態教育、生態人生、生態教育人生: 溫暖、進步、美好。
這三個詞語貫穿我們的每一天,在自然而然的行為驅使下,自然而然的感知,生態課堂也可以由此付諸實踐。
根據我的教學實踐,我總結為以下幾點:
第一,打造班集體的溫暖
---------互幫互助,有溫有度
我所任教的初一一班是一個陽光團結的班級。四十四個孩子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都有無數個共同的小目標。
在班主任的帶領下,他們認真履行每一條班級規定,班委團隊形成了一種嚴謹的“工作”態度,認真配合老師的工作,班級內部形成了以大組管小組,小組管個人的嚴密管理機制,像一張蜘蛛網,每一個結點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一點不破,全網穩固。
也正是在這樣的網絡體系下,整個集體才呈現出積極向上的面貌,互幫互助的學風班風讓每一個個體感受到了無限溫暖。
第二,實現整體的進步
?---------pk對決,獎懲分明
本學期,在初一二班,我發現,前半個學期,這個班集體缺乏學習的熱情,只是被動接受的學習。為了讓他們更快樂的學習,我制定了一個班級pk大對決的計劃,這個計劃是將一班和二班的學生以期中考試成績做為參考標準,一對一pk,PK包括每一次的課堂表現、作業、背書、平時練習等,每周一次積分匯報,讓孩子們在這種競爭機制下超越對手,增強自信、快樂學習,達到自我和他人的整體進步。
當然,在此過程中,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依然不以為然,這就需要個別機制了。我會找他們一一談話,給他們一定合理的獎懲,讓他們退后了有所懲罰,進步了有所獎勵,這樣一來,整個班集體變得越來越有活力,提高了學習效率,實現了整體的進步。
第三,打造美好的課堂
--------生態和諧,內化感知
當然,在課堂教學方面,我們必須秉持著美好的教學心態。特別是語文的教學,課堂應該圍繞一個“美”字展開。教師的語言美、設計美;教室的環境美、氛圍美;學生的思維美、學習美。根據教學改革,教材改版,我發現,在語文課本里,大部分文章都是圍繞中華傳統文化展開,我們以古詩為美、以古文為美、以大自然為美、以人文世界為美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設計中要不斷穿插美的元素、提出美的問題、打造美的課堂。
以《發揮聯想和想象》為例,這是一節我的匯報課。我以繪畫、古詩、美文品讀、寫作實踐為四大教學環節,逐步引導學生思考,發揮主觀能動性,做到統一重點,愉快學習。
這,將成為以后生態課堂的主流形式。
根據以上實踐,我還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揣摩:
1、對學習缺乏熱情的學生而言,給他們一種爬樓梯的任務教學模式,會更加有效。他們跟不上大多數人的步伐,可能是某個之前的學習任務沒有做好。我們要做的,是幫助他們回到摔倒那個點,重新整理,再次出發。假若他們習慣了他們的“速度”,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“速度”,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愛;
2、對于學習,“總覺得已經可以了”的中等學生而言,我們需要給他們更多有趣的學習任務。在元認知已經半成熟的狀態,這類孩子很容易驕傲自滿,給他們一些更刺激的“游戲”,讓他們從“漏洞”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,從而改進。比如,在平時的作業練習中,也要求他們做課外補充的知識點,任務難度加大就能讓他們自己認識到問題所在。
3、對優秀學生而言,教師的角色再一次變化。這時,我們不再是教育者,而是一個鞭策者。不斷激勵和促進,不斷補充和提高,這便是我們要做的。
生態的教學和課堂,旨在圍繞學生,一切以學生為主,考慮學生所需,教授學生所需,檢驗學生所學。
整個課堂要聯會貫通,不套路,不表演,實實在在教學。
在西林這片沃土下,我們和學生一樣,都是肆意生長的樹苗。
感謝西林分校提供了如此美好的平臺,讓我們在風雨里歷練意志、在陽光下吸取溫暖,在生命的樂章下譜寫詩篇!
《誡子書》
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。
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
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
淫慢則不能勵精,險躁則不能治性。
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標簽:云南大學附屬中學,我來云大附中西林分校當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