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會議(跨越草地無比艱辛巴西會議至關重要)
2022-07-20 23:32:29來源:滄州網

1935年秋,中央紅軍首次進入松潘、若爾蓋地區事,整個草地部落還處于封建農奴初期,原始封閉,人口稀少。遠遠望去,草地似一片灰綠色的海洋,人煙荒蕪,沒有村寨,沒有道路,東西南北,茫茫無限,有許多未知等待著黨和紅軍。經過難以想象的、艱難困苦的奮斗,一般在7、8天時間方可走出草地。
1935年8月底,擔任過草地后衛任務的3軍團軍團長彭德懷,對階級兄弟、紅軍戰士感情至深,利用休整間隙,命令3軍團第11團政委王平,帶上籌集到的糧食,并率領一個營的兵力重新返回草地,尋找、迎接班佑熱曲河對岸的傷病員。當王平用望遠鏡瞭望對岸,果然見到有七、八百人背靠背地坐著,一動不動。過河走近后發現他們都犧牲了......最后看到一名小戰士還有點氣,但當被背過河時也犧牲了。這是有記載長紅軍征過草地時犧牲官兵最多的一處。
圖為反應當時返回收容時的情景。
王平政委瞭望和收容人員身背傷員的畫面。
當初紅軍長征經過松潘、若爾蓋地區 沼澤遍地,坑洼相連,紅軍通過帶來死亡威脅?,F已今非昔比。
草原上盛開的花朵嬌小艷麗。
水草豐滿(1)。
水草豐滿(2)。
牛羊成群。
道路通衢(1)
道路通衢(2)
道路通衢(3)
道路通衢(4)
巴西會議會址,位于若爾蓋縣巴西鄉、原名班佑寺,始建于清康熙十八
年(公元 1679年),坐南向北,四合院布局,由山門、正殿(大雄寶殿)、左右廂房(僧房)、后殿組成。后寺院被毀,現僅存大雄寶殿墻垣。
1935年8月29日至9月2日,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三次會議,分別討論了籌糧、教育、宣傳問題,以及紅一方面軍工作方針問題,并強調了紅一、四方面軍的團結和統一行動的重要意義。9月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說服張國燾繼續北上。但其以種種理由堅持南下,甚至企圖危害黨中央。在此緊急情況下,9月9 日黨中央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,強烈批判了張國燾的錯誤,決定迅速脫離危險區域,率領一、三軍團繼續北上。當晚,在大雄寶殿前院壩內又召開了中央直屬隊和干部團的部分指戰員會,毛澤朱在會上指出:黨中央堅持北上的路線是正確的,南下是沒有出路的。
巴西會議是決定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一次關鍵會議,為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基礎,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,1980年巴西會議會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單位;2006年5 月又被國務院以“阿壩紅軍英勇事跡”之名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言。
當時會議討論時的情況。
目前,通往巴西(班佑寺)會址的道路已大為改善。但尚有4、5公路的砂石路急需完善。
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使用的部分戰斗、生活用具(1)。
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使用的部分戰斗、生活用具(2)。
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使用的部分戰斗、生活用具(3)。
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使用的部分戰斗、生活用具(4)。
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使用的部分戰斗、生活用具(5)。
昨晚我們露營的的地方。該處為牟尼溝游客中心,尚未正式交付使用的旅游設施,全由電子警察值班,偌大建筑群只有我和老伴一對不速之客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